由于单独的铜合金在强度、和硬度等方面的限制,使其难以在高负载、工作条件复杂的情况下使用。而将其与具有高强度、高韧性的钢背复合,既可以改善其本身的性能,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约成本。由于铜合金与钢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其结合非常困难,容易出现由于界面结合不牢而导致的脱粘和分层等现象,极大地影响了此种双金属带的开发和应用。目前,大多采用爆炸复合和轧制复合的方法制备双金属复合带,然而界面较低的结合强度和两侧合金微观组织的协同控制等方面存在问题,导致其仍然无法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大连理工大学合金电磁凝固控制团队经过多年的科研攻关,开发了包括铅青铜、铝青铜、铁白铜和锡青铜、巴氏合金等在内的多种双金属带的制备技术,实现了多种合金与钢背之间的全界面冶金结合,所制备的产品已经成功应用于包括轴瓦在内的多种零部件中,获得了2023年辽宁省技术发明一等奖。相关技术包括:
1、 双金属带种铅青铜种富铅第二相微观组织调控技术
2、 高品质层状复合材料的界面全冶金结合制备技术
3、 铜合金/钢背两侧材料微观组织协同控制技术
4、 巴氏合金/钢背双金属复合带制备技术
5、 根据市场需求,其他高性能铜合金/钢背双金属层状复合材料制备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图1钢背/铅青铜双金属层状复合材料的实物图及金相组织
图2 纯铜及铜铝合金/钢背双金属带的界面元素扩散分析
图3 制备出的双金属带和高承载轴瓦
上一条:高性能铜合金电磁铸造技术
【关闭】
@ 2025, 大连理工大学金属凝固电磁控制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