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东北全面振兴的重要战略部署,引导青年学生了解国家重大工程与先进制造企业的实际需求,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增强专业素养,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于2025年暑期开展赴长春“报国企业行”实践活动。

7月21日至25日,由马昊伯老师带队,林希多同学担任队长,实践队由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和软件学院贯穿本、硕、博三个阶段的10名同学组成,前往长春市,深入企业内部开展走访与调研。此次实践活动以“扎根东北、实业报国”为主题,聚焦先进制造、国防军工、新材料研发与应用等重点领域,通过实地参访、座谈交流、专题采访等形式,深入了解企业发展现状,技术与人才需求等,为学生拓宽视野,助力锚定发展目标。

行程紧凑有序,深入重点单位
本次实践走访了长春市八家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与科研院所,涵盖半导体、生物材料、密封技术、机械制造、汽车工业及高分子材料等领域。实践队先后前往吉光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长春圣博玛生物材料有限公司、鑫利密封制品有限公司、吉林省吉通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及吉林省中研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在走访过程中,通过实地参观企业车间,与企业负责人、工程师展开深入交流座谈,围绕岗位能力、技术方向、就业匹配等问题进行调研等让同学们“沉浸式”了解企业情况的方式,真正达到了“带着问题走进企业,带着思考返回校园”的目标。
聚焦产业发展,坚定报国初心
此次走访调研使实践队成员对中国制造的技术发展与东北产业转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与思考。多家企业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长足进展,也释放出对青年专业人才的强烈需求。通过与HR、行业校友的深入交流,队员们不仅对行业发展有了直观认识,也对个人职业方向和能力规划有了更加清晰的定位。

队员们纷纷表示,此次活动是一堂“走进一线”的生动实践课,也是一场“连接自我与国家”的成长之旅,增强了投身实业、服务国家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同时也意识到,“东北振兴”绝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每一位东北人肩上沉甸甸的使命。
一线淬炼真知,洞察产业融合
穿梭于长春的科研院所与现代化工厂,队员们以材料、机械、软件等多维视角,深入探寻高新技术产业的内在脉络与融合趋势,并思考自我价值的实现路径以及打破专业壁垒的方式。这独特的学科背景,让此次走访超越单一领域认知,成为一场对产业链协同与技术创新交叉点的深度探索。
跨学科的观察与团队间的密切交流,极大拓展了队员的视野。同学们不再囿于本专业的“一亩三分地”,开始理解不同技术环节如何环环相扣,共同支撑起复杂的产业体系。这种对产业链协同与技术跨界融合的深刻体认,是此行的独特收获,也为未来在交叉领域创新或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埋下了思想的种子。实践经历,正悄然塑造着大家更系统、前瞻的思维方式。

实践不停,未来可期
大连理工大学高度重视学生的生涯发展和实践育人工作。“报国企业行”作为连接专业学习与社会需求的重要平台,激发了学生了解行业、服务国家、成长成才的热情。“材智机融,连理担当”。实践队将继续秉持“挺膺担当”的青春信念,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在实践中铸就理想,在探索中点亮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