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本科生获国家发明专利并在SCI期刊发表科研成果
时间: 2025-07-10      点击数:

近日,学院大三本科生李骥元同学参与段玉平教授课题组的大学生创新训练科研项目,在红外/雷达兼容隐身材料领域开展深入系统研究,在实验和理论两方面取得进展,相关成果申请并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在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Materials in Electronics》发表学术论文一篇,为超薄结构超材料在低频波段实现雷达红外兼容隐身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



在现代战争中,隐身技术直接影响装备在复杂环境中的生存与作战能力,隐身材料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探测技术向多频谱、高精度方向发展,材料的单一隐身功能已难以满足现代战争需求,尤其是雷达隐身对电磁波的 “低反射、强吸收”与红外隐身对电磁波的“高反射、低发射”存在的矛盾,一直是传统复合材料解决兼容隐身的难题,尤其对于在低频段实现轻量化的要求下。近年来,基于超材料概念的人工电磁吸收结构设计日益丰富,多级超构材料可有效实现电磁协同效应,解决红外/雷达兼容隐身的问题。



李骥元同学在参与项目期间,聚焦这一技术瓶颈采用减反射结构设计,构建出一种双层复合材料:上层采用低红外发射率材料并辅以结构设计,在实现红外隐身的同时,这种特定的结构设计给予雷达波良好的阻抗匹配,并与下层雷达隐身层构建新形成新的电磁损耗机制,形成具有“通低频阻高频”物理特性的可有效透过低频雷达波而阻止高频红外波透射而反射掉的多级多层兼容超构材料,有效解决了薄层超材料在低频波段隐身性能不佳的问题并实现兼容隐身效果。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Materials in Electronics》作为电子材料领域的知名期刊,专注报道材料在电子器件中的应用、性能及制备等前沿成果。该论文和专利由李骥元同学执笔,硕士研究生王萌和谷树德参与指导和研究,段玉平教授对实验、专利和论文内容进行了全方位指导,论文于6月16日正式在线发表。

李骥元同学曾申请获得大连理工大学2023-2024学年优秀本科生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支持,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期间成果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发表SCI论文1篇。

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地址:中国·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凌工路2号·知远楼

邮编:116024  联系电话:0411-84708430

邮箱:mse@dlu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