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研究生教育全过程政策解读
时间: 2025-04-18      点击数:

——材料学院举办第十二期导师培训会



2025417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在知远楼A304会议室成功举办第十二期研究生导师培训会。本次培训聚焦学位授予、学位管理、研究生培养质量、导师岗位管理、本研贯通培养、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卓优计划、留学生招生与培养等关键内容,旨在帮助导师全面掌握学校最新政策动态,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见效。会议由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胡方圆主持,研究生院培养处副处长王哲、研究生院培养处副处长祖宇飞、研究生院招生办副主任苗青、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综合办主任刘易杭、国际教育学院招生与拓展办公室吕娜老师出席会议并作政策解读。


王哲副处长围绕学位授予、学位管理、研究生培养质量、导师岗位管理等政策进行了详细解读。此次政策解读帮助导师队伍准确把握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的新要求:在学位授予方面,明确了学术标准与流程规范,引导导师严把学位论文质量关;在培养质量方面,强调了全过程培养的重要性,要求导师注重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与职业发展能力的同步提升;在岗位管理方面,细化了导师权责边界,为构建更加科学的师生关系提供了制度保障。


祖宇飞副处长重点解读了本研贯通培养政策,学校构建本硕博一体化培养体系,通过优化课程衔接、强化科研训练、完善学分互认等机制,着力打破传统培养阶段的壁垒,为学生提供连贯性的学术成长路径。本研贯通培养对导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导师需立足长远规划,统筹设计本科生与研究生的培养方案,注重学术能力的阶梯式提升;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科研育人功能,通过课题组的持续指导,助力学生实现从基础研究到创新突破的能力跃升。这一政策不仅拓展了导师的育人空间,更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供了制度保障。


苗青副主任主要介绍了“卓优计划”博士生招生选拔行动,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学校开展“卓优计划”行动,进一步优化招生选拔模式。此外,苗老师就研究生招生相关政策进行了交流,为导师招生工作提供了明确指引,帮助导师准确把握"科研创新能力+学术发展潜力"的双维选拔标准。


刘易杭主任聚焦国家发展战略人才需求导向,通过“学校-集团”、“学院-子公司”两级对接机制,分类分层级对接联培企业等模式,落实“企业出题、学校答题”合作模式,着力破解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中的"产学研用"衔接难题。这一改革要求导师转变培养理念,从单纯学术导向转变为"学术引领+工程创新"双轮驱动,推动导师主动对接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促进导师团队与行业龙头企业深度合作,打造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样板间”。


吕娜老师系统介绍了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为导师全面解析国际学生招生培养全流程。内容涵盖招生项目、招生优势、注意事项、学业管理等方面,重点介绍了从招生宣传、材料审核、录取报到全周期的导师参与机制,强调提前介入招生环节,主动物色优秀生源,注重跨文化适应,建立常态化指导机制,增强学生导师学院联动效应,构建五级学业帮扶体系,共同提升培养质量。


本次培训会内容详实、针对性强,为导师们提供了全面的政策指导和建议。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将持续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优化研究生培养体系,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与高水平人才培养。

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地址:中国·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凌工路2号·知远楼

邮编:116024  联系电话:0411-84708430

邮箱:mse@dlut.edu.cn